长江江心岛有家不卖书的书店,6年3万人次免费阅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08:21:00    

‍‍‍‌‍‍‌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再次来到湖北省枝江市百里洲镇长江江心一座小岛上,探访“岛上书店”。

“岛上书店”的主理人叫陈木兰。见到记者时,她正为4月22日岛上书店新址——“粮仓书屋”启用忙得不可开交。她曾经获评2021年“乡村阅读榜样”,入选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而在百里洲,她更为人熟知的称呼,是爱读书的“花姐姐”。

“什么都不卖,免费看书”

阅读,给百里洲带来了许多改变。

2019年,陈木兰回到家乡,创办起一方阅读天地。最初,书屋门口挂着一个小黑板,写着:“什么都不卖,免费看书”。但前半年时间,却几乎无人问津。“当时岛上大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儿童。”陈木兰意识到,阅读需要推广。

于是,书店办起读书会,每周一次,每个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爱看的书。小读者多了起来,渐渐把楼下楼上挤得满满的,不少家长把孩子送来后,自己也搬个小板凳旁听。

一位名叫余红梅的母亲,每次要骑半个多小时摩托车,送儿子参加读书会。母子俩第一次来时,陈木兰邀请余红梅发言,她推辞说只是陪孩子。

“乡村读书会和城里的读书会不一样,老乡们拘谨、害羞,很少主动敞开心扉。”陈木兰说,其实,每当她用心讲述书里书外的故事,总能看到他们眼神变得柔软,情绪开始流动,甚至有人热泪盈眶。

几个月后的一次读书会上,余红梅突然拿出一本书,声音颤抖地说:“今天我想分享这本《窗边的小豆豆》。”她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讲述这本书给自己和儿子带来的变化,全场安静,随后爆发出热烈掌声。

“坐在家里,和儿子共读一本书,我一辈子忘不了。”余红梅说。

两年前,余红梅的儿子考上一所寄宿制重点高中,闲下来的余红梅成了读书会的一名志愿者。越来越多孩子坐上她的摩托车后座,驶向岛上书店的方向……

2022年,记者首次来到百里洲,采访了陈木兰、余红梅们和岛上书店的故事,人民日报文化版制作了微纪录片《有间书屋等你来》,“乡村伴读计划”给岛上书店送来了一批图书。此后,编辑部一直关注着这里的阅读故事。

“别人办巡回演唱会,我们办巡回读书会”

2021年,陈木兰在百里洲小学举办了一场千人读书会,名为“岛上朗读者”。那天,她请来各行各业喜欢读书的人:警察、医生、作家、农民、主持人……他们穿着各自的职业装站在孩子们面前,讲故事、朗读、表演才艺。

读书会后,有孩子跑到书屋,对陈木兰说:原来,医生做手术不穿白大褂啊;当作家好像不难,我也可以!

这不是读书会第一次“走出去”。“乡村读书会就应该走出书屋,到我们生活的土地中去。”陈木兰常开玩笑说,“别人办巡回演唱会,我们办巡回读书会。”

活动办得很务实——除了面向孩子们,陈木兰还专门为在岛上工作的年轻人、村里的留守妇女办过读书会,讲书中虚构的故事,讲岛上真实发生的历史。

也可以很浪漫——百里洲产砂梨,春天,大家聚在梨花树下读书,春风拂过,花雨飞扬,书声琅琅;夏日傍晚,风吹麦浪,相约田野里读童话。

陈木兰把活动视频和图片发到网上,吸引了许多远道而来的读者,有人每周专程从江对岸坐船赶来,风雨无阻。

在岛上走得多了,陈木兰发现,很多孩子没有一张自己专用的书桌,“饭桌、板凳、床,孩子们趴在哪里写作业,哪里就是书桌”。

于是,在各方支持下,“一平米阅读空间”计划诞生。

“在有阅读需求的孩子家中,开辟大约一平方米的空间,物质上,提供书桌、椅子、书本、台灯等学习物资;精神上,开展不定期阅读指导、心理疏导等。”陈木兰说。

怎么确定受助的孩子?陈木兰决定逐一走访。第一次去一个男孩家,邻居们都说这个孩子顽皮,把村里的砖头都翻了过来。

“为什么翻砖头?”“我在找蚯蚓。”

接着聊下去,男孩对动物的痴迷,让陈木兰既惊又喜。随后,陈木兰为他量身定制“一平米阅读空间”主题:动物科普。一批精心挑选的书籍,让男孩爱不释手。

目前,借助社会力量捐助,“一平米阅读空间”已累计帮助近100个孩子,覆盖百里洲和周边其他乡镇。

“把物质的粮仓,变成了精神的粮仓”

这些年,陈木兰努力拓展岛上的阅读空间。

百里洲镇刘巷村,陈木兰和团队在村广场亭子里布置了书柜和书。几个月后再去看,不仅一本书都没丢,还多了几个花盆,是村民自发摆上去的,借阅手册上也有借还书的登记。

在岛上的两家餐馆,他们也打造了公共阅读空间。晚上,大人们在这里吃饭,孩子们坐着翻书……“这在城市里或许很常见,但在农村,实在是一幅动人的画面。”陈木兰说。

过去在外工作时,陈木兰结识了四面八方的朋友。回到百里洲后,她时常收到捐赠。像一粒被风吹落的种子,6年间,岛上书店接受了无数爱心雨露浇灌,开花结果。

去年起,百里洲镇政府着手清空一处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闲置粮仓,聘请设计团队重新修缮,作为岛上书店新址。4月22日,这座“粮仓书屋”将正式启用。

从150平方米到1000平方米,从“一平米阅读空间”到公共场所阅读空间,岛上书店的“触角”不断延伸。“我们把物质的粮仓,变成了精神的粮仓。”陈木兰说。

岛上书店的旧招牌上曾有一行小字:“从百里洲,到全世界”。那时,陈木兰希望通过书籍为岛上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

今年春节,百里洲镇政府在渡口竖立了一块大型广告牌:“从全世界,回百里洲”——这原是岛上书店一位名叫孙云周的农民读者勉励陈木兰的,如今,每个回乡的百里洲人,下了船就能看见。这是属于他们的乡愁。

不远处,枝江长江大桥正加紧建设,明年即将通车,届时,开车过江仅需5分钟。不远的将来,这里将真正连通世界。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22日 第 11 版)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北频道)

相关文章:

童心阅世界 书香满童年04-22

长江江心岛有家不卖书的书店,6年3万人次免费阅读04-22

孩子鼻出血,还在仰头、塞纸巾?快住手!儿科专家教您正确方法04-21

“五老之光”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04-21

灞桥区灞桥街道中心幼儿园亲子运动会圆满举行04-19

河池交警进幼儿园开展趣味交通安全宣传04-18

甘州区第三幼儿园: 童心巧手探厨趣 劳动教育润成长04-18

迎接世界读书日 泰山娃开启趣味“书香之旅”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