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心机商标”收割消费者了 | 我来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8:14:00    

“买了‘去屑三分钟奇迹洗发水’,用后发现去屑效果一般,根本没有奇迹可言。找商家理论,对方说这款洗发水就叫‘去屑三分钟奇迹’。”这是北京市民刘爽前不久的一次网购经历。记者调查发现,这些玩弄“文字游戏”的商标在生活中其实很常见。比如,“山里来的土”鸡蛋、“零蔗糖”冰激凌、“120W”充电器……引号里的文字并非商品特质,而是商品的名称。很多消费者表示,自己很容易被这些商品包装上的描述吸引而购买。(4月24日《法治日报》)

众所周知,拥有一个名称优美、知名度高的商标,必然会给自身产品带来一定口碑和销量。特别是将部分知名度较高的词语当作商标的话,将会自带流量和广告效应,产生强大的吸睛效应。但这并不代表可以随意将任何名词或俗语都作为商标使用。故意混淆概念,模糊是非的“心机商标”,看似一时唬住了消费者,短暂地赢得了市场,但这种投机取巧早晚会被消费者识破。

虽然注册什么商标完全是个人自由,但这并非绝对自由。根据商标法,申请注册和使用商标,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标志不得注册商标。

此外,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标志不当注册为商标。譬如,“小米”可以注册为手机商标,但是不能注册为小米粥的商标,因为“小米”只是小米粥的主要成分,不能被一家独占。“纯肉”不能注册为火腿肠的商标,因为“纯肉”是表示火腿肠成分的,一旦注册了“纯肉火腿肠”商标,商家可以理直气壮地生产、销售不是纯肉的“纯肉火腿肠”误导消费者。

反观这些“去屑三分钟奇迹”洗发水等商标,完全就是心机满满,套路满满,在刻意玩文字游戏,忽悠消费者。众所周知,“去屑”通常来说是洗发水的重要功能之一,如果相关洗发水没有去屑功能却标注了“去屑”,必然会对消费者带来误导。“120W”这一功率大小则是充电器的重要功能,将“120W”标注在功率只有12W的充电器上,无疑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欺诈和误导。

经营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初衷可以理解,但市场经济也是诚信经济和法治经济。经营者生产销售商品时,理当切实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少些投机取巧的抖机灵,不要在商标和商品标注上玩文字游戏。因为,消费者不是傻瓜,这些混淆概念,欺诈消费者的商标,只能忽悠一时,终将被消费者识破,耍小聪明的商家必然会遭遇反噬。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积极作为,如依法宣告相关商标无效,并对依然使用误导性标注的行为予以处罚。在日常管理中则应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通过大数据技术筛查、发现可能混淆概念的商标并禁止注册使用。进而做好事前防范,为消费者构建一个透明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史洪举)

编辑:李明 校对:刘恬

相关文章:

别再让“心机商标”收割消费者了 | 我来评04-24

【央广时评·坚定信心】新国风惊艳消博会 “国潮经济”引领消费新潮流04-17

深夜!全线重挫,发生了什么?04-16

诚实守信 合规经营 太原市监局发布“五一”旅游市场提醒告诫函04-15

健康家庭药箱科普行动启动04-14

国货品牌的"超车路径"!恒洁凭两项硬核认证突破品质卫浴天花板04-14

父亲刚失去工作,特朗普又一声令下“加关税”,刚成年的他连大学都读不起了04-13

来华旅游边玩边“赚”?专家:“即买即退”提升中国之旅含金量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