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演示车间内,一台搭载自主视觉系统的焊接机器人在扫描厚度不均的船用钢板后,便开始在巨大的钢结构上精准焊接。飞溅的火花中,焊枪始终沿着不规则的焊缝游走,犹如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这款机器人装有‘火眼金睛’。”埃夫特总工程师肖永强指着正在作业的焊接机器人介绍,“通过视觉定位和激光跟踪双系统,它能以0.5毫米精度自动识别焊缝走向,判断焊接顺序,并实时调整焊接参数。”
肖永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传统焊接工人每天有效工作时间不足3小时,且下午焊接质量明显下滑。而这些智能焊接机器人可以实现24小时高质量作业,使造船企业的焊缝合格率和工时利用率均有明显提升,有效破解传统焊接行业招工难、环境恶劣等痛点。可以说,智能化为行业带来了转机。
这看似寻常的作业场景,却是中国工业机器人智能化跃迁的最佳见证。

工业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但其核心零部件长期被少数外企垄断。埃夫特副总经理张帷展示了一组关键数据:“构成机器人的五大核心部件,以前我们绝大部分都要依赖进口,现在通过技术研发和迭代升级,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已达95%以上,关键的控制器、驱动器、控制算法和核心软件方面全部实现自主可控。”
“技术创新是埃夫特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张帷表示,“我们坚持自主研发,完善核心技术研发体系。”埃夫特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智能化装备提供商,在全球有多个机器人核心技术研究中心。建有机器人行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及省级以上研发平台。
据了解,埃夫特自成立以来累计主持和承担包括科技部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内的机器人领域各类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合计30余项,拥有各类专利400余件。目前,埃夫特已形成九大系列60余款产品矩阵,覆盖汽车制造、新能源、电子装配等多个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

在标准制定这一更高维度的竞争中,国家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成员单位、安徽省首批科技领军企业的埃夫特同样实现突破,牵头和参与了10余项机器人领域行业标准。
“机器人的未来不在硬件,而在生态。”肖永强透露,企业孵化的奇智机器人公司已开发出“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这个类安卓的开放平台,可以让集成商像开发手机APP一样定制行业解决方案。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智能机器人能够解决很多传统机器人无法解决的难题。”站在人形机器人测试台前,肖永强描绘出更宏大的图景:“智能技术正带来革命性变革。未来不仅是工厂,在养老护理、家庭服务等领域,都将出现‘芜湖智造’的身影。机器人最终会赋能到千行百业,服务于千家万户。”

“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全国省区市排位中继续往前赶,关键靠创新。”从打破垄断到定义标准,埃夫特的实践印证了“创新驱动发展”的芜湖路径。
在安徽省打造“世界级机器人产业集群”的战略布局中,这家从奇瑞汽车的设备部华丽转身为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第六的高科技公司,他的成长轨迹,恰是芜湖市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注脚。
来源:中安在线(文/杨中忠 樊丽丽 视频/李冯源 赵博豪)
编辑:汪玉婷
校对:张祎雯
审核:管大烈
平台运维:鸠江区委网信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今日鸠江”
如果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私信小编予以处理
点分享
点收藏
相关文章:
今晚调油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480元和465元04-17
滴普科技的上市赌局04-17
视频|淘宝在欧美火了,有店铺访问量飙升1000%!04-17
宗别立工区开启春季公路养护灌缝作业为公路“强筋壮骨”04-17
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