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苏 烽
四月的德令哈,春意虽姗姗来迟,却丝毫未能阻挡人们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的热情。
4月22日,以“生态修复见真章 共建美丽德令哈”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在德马高速G0615西侧火热开展。来自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及市区各校的师生们齐聚于此,共同为柴达木盆地生态屏障建设增添新绿。
8时30分,身着蓝色工装的植树队伍率先抵达植树点。队伍中有人大声提醒:“大家干活仔细点,别着急!”按照预先划分的植树区域,他们一到现场便迅速且有序地投入植树活动中。
来自中盐青海昆仑碱业有限公司的年轻小伙子们配合默契,挖坑、扶苗、培土动作娴熟,不到半小时便完成了一行白刺的栽植。“别看我们是化工企业职工,种树也讲究标准化操作!”一个个抹着额头的汗珠笑着说。
拍拍沙地上的羊板粪,将其均匀撒入树坑,随后熟练地挖好树坑,再分层填土并踩实,一旁,来自华电(海西)新能源有限公司的30名员工虽是后来加入,却也干劲十足、不甘人后,埋头专心种树。“参加植树造林,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挺有意义!”华电(海西)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职工祝存鑫说。
“根深必须达到40公分,株距保持1米,根系要舒展!”林业技术员曲云才的声音在人群中回荡。作为德令哈市林草局派出的40名技术指导之一,他在植树片区来回奔走,仔细查看每一处种植情况,为大家提供专业的种树指导。
现场,每个种植区都提前用石灰粉标定种植点位,杨树、红柳、白刺等苗木按规划有序摆放,各类洒水车和移动厕所等保障设施一应俱全。“我们提前使用石灰粉精准标记好各类植被的种植位置,这样一来,大家植树的速度快,树苗的成活率也高!”曲云才说。
“一挖坑、二栽苗、三填土,最后再浇水。”在专业技术人员细致入微的指导下,植树进度明显加快了许多。德令哈市第一中学初一(1)班的何世轩正和搭档两人一组,齐心协力共同栽树,他兴奋地说:“第一次来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学到了好多实用的植树知识,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义务植树贡献了一份小小的力量,感觉特别有意义!”
在这热火朝天的植树氛围中,时间悄然流逝。原本空旷的沙地上,不一会儿,就星星点点地栽植了新绿。那一棵棵白刺、杨树、红柳等树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片荒地被赋予了新的生机与希望。据介绍,当日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共完成植树面积3.33公顷,种植白刺、梭梭、柽柳以及河北杨等树苗约2.87万株。
一场义务植树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植树行动,更是德令哈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一次实践。近三年,德令哈市秉持高标准保护林草资源的理念,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全力推进国土绿化工作。期间,共实施了53个项目,涵盖人工造林418.62公顷、退化林修复等多项重点工程,并成功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达13666.7公顷。
同时,德令哈市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管齐下,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全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5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升至34.58%,人均公园及游园绿地面积更是超过了43.27平方米,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植绿爱绿护绿,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而就在今天的这场义务植树活动中,人们这份对绿色的执着与热爱,又有了新的生动诠释。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为柴达木盆地增添新绿04-23
41岁朱珠自曝素颜照,曾连续10年上榜“全球百位最美面孔”04-22
广东来武汉招人,带了荔枝、双皮奶,还帮照证件照,大学生:修图很耐心,省了几十块04-21
智慧+生态 描绘鸠江乡村振兴新画卷04-21
小毛毯缘何走俏全球大市场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