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胡丝丽
“真没想到,这么小一个疙瘩会是癌。”说起这段日子的经历,杨阿姨(化名)仍心有余悸。
65岁的杨阿姨平时特别注重保养,皮肤状态也不错。一年前,杨阿姨发现自己嘴唇上突然鼓起了一个小包,起初她认为是最近上火,也没在意。
直到今年3月,杨阿姨猛然察觉到这个小包正在不断变大,才急忙来到宁波市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当时恰逢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朱小霞下沉坐诊,经详细检查,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后经活检确诊为“皮肤鳞状细胞癌”。

宁波市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供图
经充分的术前准备,朱小霞带领皮肤科团队为杨阿姨施行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术后杨阿姨恢复良好,第二天便顺利出院。
“患者来就诊时,这个包已有黄豆般大小了,好在仍处于早期,肿瘤未转移。”朱小霞介绍,皮肤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皮肤恶性肿瘤,常见于老年人,好发于头面部、手背等紫外线暴露部位。早期多表现为无痛小结节,易被忽视,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菜花状肿物,伴随溃烂、出血甚至恶臭。
“杨阿姨是幸运的。”朱小霞对此感触很深,在门诊中,她常会遇到很多拖到出现明显症状才来就诊的患者,经检查往往已是中晚期,不仅治疗难度大,相应风险也会直线上升。
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仍是重中之重。
“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首要致病因素为长期紫外线照射,化学物质刺激、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肿瘤家族史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朱小霞建议大家在生活中要做好防晒工作,如外出前涂抹防晒霜、穿戴防晒衣物等。若发现皮肤出现异常肿物,切勿搔抓,请及时就医。“皮肤鳞癌早期治愈率高达90%以上,而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0%。”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厦大附一:打造“智慧医疗”实践样本04-19
中西医结合助力抗癌“下半场”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