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坚持跳绳,一个月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07:23:00    

坚持跳绳一个月之后

你很可能……

变瘦了

肌肉变得更有力了

心血管耐力也提高了

……

河南一位健身达人尝试了 30 天跳绳挑战,30 天跳了 146000 个(约平均每天 4800 个)后,发现:体脂率降低了2%~3%、体重减少了2公斤、腰围减少了5厘米。

社交平台上也有人记录下跳绳1个月的体重变化:

30天的时间减掉了3.5公斤,每天跳绳数量逐渐增加,跳绳时的状态也从最开始的气喘吁吁到后来轻轻松松就可以完成。

看到这里,想要减肥塑形更健康的你,是不是已经有点心动了?

我们从科学角度和大家分析一下,跳绳到底好在哪儿。

跳绳运动效率高跳绳3分钟等于步行一千步

虽然体重下降、体脂降低,和每个人的身体基础、饮食习惯、同时进行的其他运动锻炼等都有关,但不得不说,从减脂效率上来说,跳绳真的很优秀!

和常见的有氧运动慢跑相比,跳绳可以说是耗时少、耗能大。

做个简单换算:

慢跑1千米的能量消耗大约是1kcal/kg 体重

一个体重65kg 的成年人按7km/h 的速度,慢跑20分钟消耗的能量约为:7 × 0.3 × 65 × 1 = 136.5kcal

150下/分的快速跳绳,能量消耗为16kcal/min

跳绳10分钟消耗的能量约为:16×10=160kcal

70~80下/分的中速跳绳,能量消耗约为10kcal/min

跳绳10分钟消耗的能量约为:10×10=100kcal

也就是说,从能量消耗来看:

快速跳绳10分钟≈慢跑23分钟;

中速跳绳10分钟≈慢跑15分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建议成人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而跳绳3分钟就相当于走了1000步。

图片来源: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有点惊喜?别急,跳绳的好处还有更多!

跳绳还能锻炼肌肉增强心肺功能

跳绳,简单理解就是“边甩绳子边蹦跶”,为什么就这么厉害呢?

很多人都小瞧了跳跃的力量。

这个看似简单的跳跃动作,其实是动用了全身的肌肉克服重力做原地跳跃,可以锻炼到全身许多大肌肉群,尤其是腿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虽然不可能光靠跳绳练出腹肌,但是对于提高全身的肌肉收缩力和肌肉质量都极有好处。

另外,跳绳一般在短时间内就达到较高的运动强度,也意味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要高效地利用氧气,这恰恰需要肺部强大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心脏强大的收缩力和泵血功能、心血管高运输效率等来辅助。

每一次跳绳,就是一次对肺部的呼吸功能、心脏的泵血功能和心血管运输功能的锻炼。

跳绳,也可以说是提升心肺功能的经济实惠的方法了。

新华社发(彭奕凯摄)

跳绳要求少、花样多容易养成运动习惯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减肥也好锻炼也罢,最难的其实是两个字:坚持。

跑步太枯燥,去健身房人太多,打球还要约场地……反正总能找到各种理由。

而对跳绳来说,“坚持”这俩字,似乎要稍微容易点。

它对场地要求不高,有块空地就好;操作简单,一根绳子就能跳;还有各种新鲜花样儿,很容易坚持下来。

跳绳虽好,但要注意姿势

有些已经入坑跳绳的“跳友”,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自己跳着跳着,就开始膝盖疼、腿疼、脚疼、胳膊疼……

这可能是你本身就不适合跳绳,或者跳绳的姿势有点问题。

首先,有几类人确实就不要跳了:

有半月板损伤、韧带撕裂等膝关节伤病:跳绳是典型的跳跃运动,会给受伤的骨关节更大压力

体重过大,BMI在25以上:跳绳时,膝盖承受的压力比普通人大很多,最好先游泳减肥,体重降下来后再考虑跳绳

体能基础很差,常年不运动,有心脏疾病或血压问题等基础疾病

如果你不属于以上几类人,那再看看你跳绳时有没有犯以下几种错误:

跳出天际

狂甩大臂

外八跳跃

内八跳跃

动图来源:科普中国

心动不如行动,快拉着小伙伴一起跳起来吧!

小贴士

一些关于跳绳的传言,今天也一并解答了!

①跳绳会让腿变粗吗?

对于普通人来说,跳绳的运动强度不会让肌肉体积过度增大,而有助于紧致上提。长期跳绳还会让包括小腿在内的全身脂肪减少,使小腿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实际上都会更细。

②特殊情况能跳绳吗?

产后3个月待盆底肌功能恢复较好后再跳绳;

高度近视要避免眼压的剧烈变化,以免出现视网膜脱落风险,比如蹦极潜水等运动或者外力打到眼睛等。但跳绳的普通锻炼强度,一般不太可能造成视网膜脱落。当然平时还是要注意运动量和方式,别过度剧烈运动(不仅仅是跳绳);

饭后短期内不建议剧烈运动,饭后1~1.5小时再跳绳;

跳绳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要立即停止,不要“过分坚持”。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③跳绳会让脸、内脏、子宫、盆底肌下垂吗?

人只要生活在地球上,每时每刻都需要受到重力的约束。各种器官会不会下垂,和这些器官周围对抗下垂、起到提拉作用的筋膜、韧带等组织的弹性关系更为密切,和跳绳关系不大。真不用太担心。

(人民日报微信公号)

相关文章:

体重管理在行动,高校校园里跑起“迷马”04-19

泰国商业部长会见吴志武公使 推动水果季榴莲顺利对华出口04-19

太拼了,重庆把自己卷成了“中国微耕机之都”04-19

中国船东协会:强烈要求美方停止基于政治偏见的调查和行动,撤销一切歧视性措施04-19

体育头图|乒乓球世界杯:孙颖莎晋级女单四强04-18

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南京:这题我会,速来考古!04-18

全国地方新闻联播2025(4.12-4.11)04-18

北京市第三批援瓦医疗队开展联合义诊活动04-18